(通訊員:蔣偉(wei) 傑 攝影:徐廣和 韓子悅 李林睿)7月25日上午,牧醫陽光支教隊一行,身著紅軍(jun) 服裝,頭戴紅軍(jun) 帽,在長嶺關(guan) 村踏上了重走長征路之旅,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學習(xi) 革命先輩的艱苦奮鬥精神,親(qin) 身體(ti) 驗那段崢嶸歲月。
清晨,支教隊的隊員們(men) 便集合在長嶺關(guan) 村村部門口,準備開始這段意義(yi) 非凡的征程。在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熊德平的帶領下,他們(men) 踏上了崎嶇的山路。山路兩(liang) 側(ce) ,峭壁如削,但隊員們(men) 的熱情和決(jue) 心並未因此減弱。

途中,隊員們(men) 經過了一座烈士碑,這座石碑靜靜地矗立在山間,仿佛在訴說著無數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隊員們(men) 停下腳步,向烈士們(men) 默哀致敬,表達了對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懷念。
繼續前行,支教隊來到了張體(ti) 學養(yang) 傷(shang) 洞。這個(ge) 隱蔽在山林間的洞穴,曾是張體(ti) 學在革命戰爭(zheng) 中負傷(shang) 後養(yang) 傷(shang) 的地方。隊員們(men) 來到洞穴口,聽當地村民講張體(ti) 學養(yang) 傷(shang) 的故事,感受軍(jun) 民一家親(qin) 的深厚情誼。洞內(nei) 的昏暗和潮濕,讓隊員們(men) 更加深刻地體(ti) 會(hui) 到了革命先輩們(men) 在艱苦環境中的堅韌與(yu) 毅力。

經過幾個(ge) 小時的跋涉,隊員們(men) 抵達了張體(ti) 學故居。這座充滿曆史滄桑的石房,見證了張體(ti) 學為(wei) 革命事業(ye) 奮鬥的光輝歲月。隊員們(men) 在此駐足參觀,感受革命先輩們(men) 的偉(wei) 大精神。
在重走長征路的過程中,支教隊的隊員孟芳伊發表了自己的感悟,她表示,通過親(qin) 身體(ti) 驗紅軍(jun) 當年的艱苦環境,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先輩們(men) 的不易和偉(wei) 大。她說:“未來我將把這份感悟轉化為(wei) 學習(xi) 和工作的動力,努力為(wei) 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熊德平也在活動結束時發表了寄語:“重走長征路不僅(jin) 是一次身體(ti) 上的鍛煉,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希望你們(men) 能夠繼續傳(chuan) 承和發揚紅軍(jun) 精神,為(wei)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
此次牧醫陽光支教隊重走長征路活動圓滿結束。隊員們(men) 紛紛表示,將把這段經曆銘記於(yu) 心,時刻牢記革命先輩們(men) 的教誨和期望,努力學習(xi) 、積極進取、奮發向前。
審核人:章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