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張晴)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ye) 崗位的重要來源,是人間的煙火,和“高大上”一樣,是中國的生機。八月初,我校動科動醫學院赴天津市暑期實踐團圍繞當地的攤經濟政策,通過走訪地攤攤主、采訪顧客等方式,研究不同地區地攤經濟的複蘇情況。
“命運坎坷”的魚台縣地攤經濟
家住魚台的張晴同學通過走訪各地攤發現,除老牌地攤點砂鍋攤和疏導點正常開辦外,其他地攤點未按原計劃實施或實施效果不理想。其中,砂鍋攤的經營管理製已經完善,政策前後的變化並不明顯。疏導點內(nei) 的52家攤位確實均為(wei) 小吃類攤位,且采用新推行的包衛生、包綠化、包市政公用設施、包建築容貌、包秩序的“門前五包”管理製度 。
綜合看來,張晴認為(wei) 魚台縣地攤經濟發展並不順利、力度不夠。比如貫通農(nong) 貿市場位置較為(wei) 偏僻,攤位、顧客少,加之交通管製不允許電動三輪車上路,導致物資運送困難;棠邑公園南門在規劃之初受到人們(men) 極大的關(guan) 注,共有60多個(ge) 攤位200多位攤主報名,但是在試開市的第一天就出現了攤位亂(luan) 占、道路擁擠、環境差的問題,致使該處未能正常開放。
生命力旺盛的江西宜春地攤經濟
隊員曾鑫華說道,江西宜春市在夏季來臨(lin) 前充分聽取了市民的意見,科學設置臨(lin) 時占道區域、細化許可種類、規範設攤設施、明確外擺要求。他還發現,當地管理部門還要求攤位不得占用盲道、消防通道,不得經營露天燒烤、占道宰殺牲畜等。
在曾鑫燁同學走訪的地攤中,宜春市鼓樓路步行街是最大的攤位集合點。鼓樓步行街曆來是集商貿和文化為(wei) 一體(ti) 的熱鬧集市,是宜春人娛樂(le) 的首選之地,包括飲食、服飾等一百多個(ge) 攤點。十運會(hui) 附近地攤點靠近市民日常文體(ti) 活動中心,三十多個(ge) 攤位大部分為(wei) 遊樂(le) 設施類攤位,人流量大。人民公園的地攤位點周圍小區諸多,攤位類型以玩具類為(wei) 主,小部分為(wei) 小吃類,許多攤主認為(wei) 客流量並不如人意。
通過走訪得知,近半數居民的首選是鼓樓路步行街的集市,選擇的主要原因是物美價(jia) 廉和地理位置方便。走訪的地攤中,在政策推出後規模變化並不大,但是管理相較於(yu) 以前更加規範、便利。
欣欣向榮的湖北恩施地攤經濟
朱玉成在恩施市調研時發現,當地政府出台了一係列舉(ju) 措保證地攤經濟有序運營。比如恩施市市委強調要堅持便民不擾民、放開不放任的原則,探索城市審慎包容監管的恩施模式。還要求各部門要協同開展規範管理,指導占道經營者安全用氣、用電。
朱玉成同學選擇了兩(liang) 處較為(wei) 典型的擺攤點,分別是人流量適中的施南古城和相對遠離市中心居民聚居區的硒都茶城。朱玉成與(yu) 地攤老板的交談中得知,有一些人在地攤經濟複蘇後轉為(wei) 全職的地攤售賣,把地攤作為(wei) 自己的店鋪認真經營,減少了開店成本,也有更多的時間經營生活。
調研結束後,隊員們(men) 認為(wei) ,地攤經濟可以增加就業(ye) 崗位、提升城市溫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但同時對市容市貌、社會(hui) 安全等方麵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隻要找對方法、找對地點,探索適合的管理製度,地攤經濟就可以繼續下去,人間煙火一樣可以變得'高大上',為(wei) 中國經濟帶來勃勃生機。”朱玉成總結道。
審核人:吳林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