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孔繁霄 張紫雯 杜知航)深夜十一點的獅子山大道上,動科1701班牟星美裹緊外套,伴隨著秋風走在黑夜中,剛剛在實驗動物中心結束實驗任務的她正要回寢室休息。“開始這個(ge) 實驗後,每天的健康步數都變多了。”她笑著說。
“正確分析負麵結果是成功的關(guan) 鍵。”11月2日晚,牟星美站上我校2020年“大學生標兵”評選會(hui) 的講台上,向師生講述自己在學習(xi) 和科研上熱血追夢的故事。最終,她也脫穎而出,榮獲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2020年“大學生標兵”稱號。

“沒有什麽(me) 不可能”
“沒有什麽(me) 是不可能的。”剛剛成為(wei) 大四學生的牟星美這樣總結過往三年的大學時光。三年前,剛剛邁入華農(nong) 校門的她,坐在台下看著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大學生標兵”稱號的優(you) 秀同學分享自己的故事,她從(cong) 未想過,自己也會(hui) 成為(wei) 站在台上講述過往的那個(ge) 人。
大一時代的牟星美喜歡《時間之書(shu) 》中的一句話:“年輕人,你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初入大學迷茫的她,也在這句話的鼓勵下選擇腳踏實地,放下了質疑與(yu) 抵觸,心無旁騖地走進動物科學的世界。
她曾偶然了解到熊遠著院士和趙書(shu) 紅教授在遺傳(chuan) 育種領域的故事。她從(cong) 中得到了啟示,也暗下決(jue) 心,希望成為(wei) 像趙書(shu) 紅教授那樣“在豬基因組上舞蹈”的科研工作者。加之高中時對生物學的興(xing) 趣,她選擇在生命科學領域探索未知。
在她看來,科研之路不是順利的,但是自己也足夠幸運。“大二剛剛接觸科研,胸懷滿腔熱血,但是後來發現並不是一帆風順。”兩(liang) 年多,牟星美在一次次失敗中摸索,不斷失敗,不斷摸索。
注射、取樣、培養(yang) 、觀察,這是牟星美現在正在進行的幹細胞相關(guan) 實驗的日常。她回想到,做實驗不是一日之功,有的實驗周期有幾個(ge) 月。而現在這個(ge) 實驗,前期細胞樣品的準備就需要一周的時間,全部完成要用一年左右的時間。今年十一假期,重回校園不久的牟星美沒有選擇休息放鬆,而是一心紮在實驗室中,幾個(ge) 月來一直如此。她需要每天觀察實驗樣本的情況,定時為(wei) 細胞換液,在綜合樓和動物醫院之間奔波。
在一步一步的踏實腳步中,牟星美做到了曾以為(wei) 很遙遠的事情。在接觸科研工作的這兩(liang) 年,她慢慢發現,通過不斷地學習(xi) ,那些書(shu) 本上看似很遙遠的詞匯,自己其實也可以操作。她說:“我其實不是什麽(me) 有野心的人,隻是喜歡做好每一件小事,當我回顧它們(men) 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竟然取得了一個(ge) 不小的成就。”
“溫柔而有力量”
“實驗中途有過一個(ge) 小的失誤,比如溫度過高、換液時間過長,實驗就要重頭開始。”曾有多次,在即將取得實驗結果的時候出現了令牟星美始料不及的失誤,前期努力付之東(dong) 流。她曾有一個(ge) 上午都躲在角落裏流淚,也一度想過放棄。“甚至都想直接買(mai) 機票回家了,”她笑著回想到那段經曆說,“每個(ge) 人都在經曆不順利,但還是要向前看。”
從(cong) 天真的想法到對科研有更深入的認識,一路跌跌撞撞,這是探索的過程。而走出失落,調整心態是她克服困難訣竅。用本子做好記錄、寫(xie) 下自己的錯誤和問題,牟星美坐在書(shu) 桌前靜靜思考。她說,這樣就不會(hui) 再出現同樣的失誤了。度過了那一段瓶頸,實驗逐漸變得順利,也得出了預期的結果。
“應該是溫柔而有力量吧。”當形容自己的時候,她略加思考,選擇用這兩(liang) 個(ge) 詞。
愛吃、愛玩、愛一切美好的事物,喜歡拍vlog記錄日常生活、與(yu) 朋友約定讀書(shu) 、參加食科院的特色課程,熱愛生活,是牟星美給人的直觀印象。一種認真、細致的溫柔,無不感染著身邊的人。
“在我看來,一個(ge) 熱愛生活的人做任何事都會(hui) 拚盡全力。她就是這樣的人。”牟星美的室友、動科1701郭萌皓說道,“她也總能用她身上那股積極向上的力量帶動身邊的人一起進步。”
大學四年,在學習(xi) 、學生工作、誌願服務和科研上,牟星美都用那種溫柔的力量安排的井井有條。升入大三,牟星美選擇成為(wei) 一名2019級新生的學生班主任。迎接新生、分發校園卡、反複叮囑注意事項、和每一名同學攀談交心,新學期伊始,她就投入到了這項工作中。“我希望用自己的成長經曆幫助學弟學妹們(men) 少走些彎路,”對於(yu) 她來說,這一角色賦予了她更多的責任和意義(yi) ,“這不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學姐角色,而是會(hui) 讓他們(men) 在有幫助時第一時間想起的‘星星姐姐’。”
來自該班的劉禹成談起“星星姐姐”記憶深刻。他說,複習(xi) 到深夜十一點的燈、暴雨中衝(chong) 向實驗室的自行車、考試後寫(xie) 給班級每一名同學的總結心得,都在自己心中形成榜樣的力量。
“作‘逆行者’的‘同行人’”
“關(guan) 於(yu) 科研這條道路,我想應該會(hui) 做下去的。”已經獲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免試攻讀研究生名額的牟星美不假思索地說。
今年1月,武漢關(guan) 閉離漢通道的那幾天,以鍾南山院士為(wei) 代表的“逆行者”乘著高鐵前往武漢的照片打動了她,她說:“百姓們(men) 都稱呼他們(men) 為(wei) ‘最美逆行人’,我想做他們(men) 的同行人。”
這場艱苦卓絕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給了牟星美很大的影響,在她看來,在攸關(guan) 人民生命健康的問題上,當病毒威脅到百姓的生命健康時,科研工作者、醫護人員們(men) 挺身而出,做的一些事情改善了人民生活。“所以我會(hui) 繼續努力下去,以後的選擇也會(hui) 是以他們(men) 為(wei) 榜樣。”
在暑假,牟星美報名參加了西湖大學的線下夏令營,在與(yu) 學者的攀談交流中,科研報國的誌向更加堅定。她回憶起夏令營活動中的一個(ge) 晚上,來自各校的同學和學界學者、教授們(men) 坐在一起共進晚餐、交流學問。“多問,問師兄師姐,問老師。不要怕多問,其實老師們(men) 會(hui) 很耐心地解答我們(men) 的疑問。”她對更開放自由的學術氛圍有了更深的了解。
對於(yu) 科研、對於(yu) 未來,她眼中唯一有的是一片星光。牟星美說:“我想變得更有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做好。”她希望學有所成後,回到祖國,到科研院所或高校、醫院,為(wei) 臨(lin) 床做一些前期的研究,為(wei) 人民生命健康做一點事。“我想將我體(ti) 會(hui) 到的這份科研精神傳(chuan) 承下去。”
在生活一點一滴裏,牟星美也踐行著作為(wei) 一名學生黨(dang) 員的錚錚誓言。暑期社會(hui) 實踐,牟星美作為(wei) 隊長帶隊探訪蘭(lan) 考。回到學校,他精心策劃將在蘭(lan) 考的所見所感與(yu) 師生們(men) 分享。劉禹成對此也記憶猶新,“打動人心”是他在傾(qing) 聽分享會(hui) 後的感受。
走出華農(nong) 的校門,她穿上綠馬甲,成為(wei) 武漢市動物園的一名講解誌願者;又換上小水杉,變成第七屆世界軍(jun) 人運動會(hui) 誌願者;新冠疫情肆虐,她又身披紅馬甲走進社區,打開屏幕共享,成為(wei) 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的線上小老師。
心中是火,眼中有光。兜兜轉轉,跌跌撞撞,在逐夢科研的道路上,這位充滿熱血當然“豬倌女孩”正以自己的方式踐行著“與(yu) 祖國同行,為(wei) 人民奉獻”“學農(nong) 愛農(nong) ,強農(nong) 興(xing) 農(nong) ”的不變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