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謝浩月、孔卓 攝影:李悅楊)4月17日上午,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醫學院牧醫陽光誌願服務隊參與(yu) 2021年洪山區社會(hui) 組織嘉年華·公益市集活動,深入華農(nong) 西社區,開展的“人畜共患病科普”主題誌願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向社區居民科普人畜共患病的相關(guan) 知識,加深普通居民對狂犬病毒、弓形蟲和非洲豬瘟病毒的了解。

誌願者們(men) 在西苑社區廣場進行展位布置,並采用有獎答題的方式吸引了眾(zhong) 多居民關(guan) 注。“狂犬病毒主要通過患病動物的唾液傳(chuan) 染給人,咬傷(shang) 、抓傷(shang) 或黏膜破損等造成的傷(shang) 口都有可能被感染。”動物醫學1903班誌願者左靜認真地向居民科普狂犬病毒和弓形蟲的相關(guan) 知識,“貓咪是弓形蟲的最終宿主,即隻有貓咪可以傳(chuan) 播弓形蟲。弓形蟲的傳(chuan) 播途徑分為(wei) 先天性感染和獲得性感染。”現場的誌願者們(men) 熱情地向居民分發傳(chuan) 單並邀請居民回答問題,並針對居民現場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細致的解答。

活動現場氛圍熱烈,居民對動物疾病相關(guan) 知識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現場家長帶著孩子抽取科普問題,誌願者們(men) 積極與(yu) 小朋友交流,了解其對小動物的看法和故事。誌願者針對居民關(guan) 於(yu) 弓形蟲引發疾病的問題,細致地講解道:“弓形蟲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產(chan) 生危害,比如孕婦感染後,會(hui) 通過胎盤傳(chuan) 播使胎兒(er) 感染,導致胎兒(er) 畸形,胎兒(er) 的神經係統甚至多個(ge) 重要器官受到損害。”

“我自己家裏就收養(yang) 了三隻流浪貓,它們(men) 剛開始都很認生,但帶它們(men) 做了除蟲和絕育手術之後就變得很黏人了,”一位愛寵人士與(yu) 誌願者們(men) 分享道,“我們(men) 在家與(yu) 寵物互動時,會(hui) 特別注意不被它們(men) 抓傷(shang) 、咬傷(shang) ,除此之外,我們(men) 會(hui) 定期帶它們(men) 去接種疫苗。”

一位動科動醫學院的退休教師也來到活動現場,並對誌願科普活動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讚揚。他對誌願者們(men) 講述了自己在華農(nong) 學習(xi) 生活的日子:“我是1958年考到華農(nong) 來的,那時候我們(men) 把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叫獸(shou) 醫專(zhuan) 業(ye) 。1963年畢業(ye) 以後,我就留在獸(shou) 醫院工作了十三年。我看到你們(men) 這些年輕人加入到動科動醫學院,內(nei) 心十分激動與(yu) 喜悅。你們(men) 組織的這個(ge) 活動對於(yu) 許多養(yang) 寵人士來說是很重要的,這可以讓他們(men) 更深入地了解如何正確科學地飼養(yang) 寵物,進而達到人寵和諧。”

在人畜共患病知識科普的現場,不少社區寵物主還相互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養(yang) 寵趣事,現場熱鬧非凡。居民們(men) 紛紛表示這樣的誌願活動大大增加了寵物主的養(yang) 寵知識,有助於(yu) 提升科學養(yang) 寵意識,同時也向居民們(men) 科普了喂養(yang) 寵物過程中容易忽視的細節和常識,有助於(yu) 和諧社區的構建。
審核人:汪昱均